纺企赴柬埔寨“拓荒” 竟然被工人难住了……
2016-06-08 16:00:24 来源: 评论:0 点击:
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进军柬埔寨的中国传统纺织企业,许多都入驻了红豆集团投建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,它们一方面享受着政策与人口的红利,一方面也承受着恶劣的条件和人才的短缺。
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(下称“西港特区”),由红豆集团牵头,与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资运营,前者处于控股地位。8年前,中国江苏纺织企业红豆集团在此落地生根,从荒草灌木中蹚出一片园区,成为西哈努克港名副其实的“大东家”,也为这个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带来了商机。当然,这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。作为柬埔寨的拓荒者,红豆集团和入驻的中国企业一道,正在见证一个国家的经济大转型。
西港特区较柬埔寨其他地区特别之处在于其进出口关税的减免,且内部集中了企业所需的进出口业务“一站式”服务,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资申请、登记注册、报关、商检、核发原产地证明等服务。
柬埔寨政府放权给西港特区,在完成通水通电土地平整公共办公区域建设后,西港特区开始向中国企业抛出绣球,吸引其落地于特区之内。目前,入驻园区的100多家企业中,中国企业居多,达到87家,以轻工业为主。
在中国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企业,在柬埔寨重新找到了盈利点。单工资一项,便可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节约大笔的开支。在西港特区刚刚建设的时期,当地的工人工资每天仅相当于8元人民币,月工资240元人民币左右。即便柬埔寨工人工资连年上涨,仍较中国地区的工资水平低一截。入驻西港特区的鑫达顺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云表示,当地工人工资加上相应的福利,所有打包支出月均约200美元。以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计算,柬埔寨普通纺织工人的月工资在1 300元人民币左右。尽管劳动力成本低廉,但对中国纺织企业来说美中不足的是,柬埔寨的工人并不像中国本土工人那样已经过工业化训练,有经验的熟练工极度匮乏。
在每月的10日,西港特区定期招聘员工,大多数应聘者是周边农民。一位入驻园区的企业经理笑称柬埔寨工人工作“很慢”,往往两位柬埔寨工人的工作效率仅相当于中国国内一位工人的水平。这可能与当地气候有关,柬埔寨常年气温在30 ℃以上,人难以长期承受在此气温下高强度的工作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地工人都是由农民直接转化而来,洗掉脚上泥土,踩上缝纫机踏板,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考验。他们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应付初级的轻工业,而一旦涉及稍微复杂的工作,就无能为力了。
在30年前的中国,纺织业是工业的重点,而今纺织企业纷纷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。柬埔寨就像30年前的中国,一个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国家,它的青壮劳动力正在慢慢适应从农田到工业流水线的劳动。柬埔寨政府也像30年前的中国,希望外国投资者带来资金和管理能力,同时将工业移植、落地。
红豆集团旗下的红豆国际制衣也是最早入驻西港特区的企业之一,目前工厂开设了2条西裤、2条西服共4条生产流水线,预计月生产分别达4万条和3万件。采用中方的管理能力和本地化的工人相结合的方式,即中方管理人员20人,本地员工620人。
选择柬埔寨、落户西港特区的中国企业,除了看中当地低廉的劳动力,发达国家给予柬埔寨的优惠政策更加重要。由于被列为贫穷国家,欧盟、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给予柬埔寨诸多的税收优惠,这为经济特区吸引力提升增加了砝码。而中国正在大力推行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柬埔寨正在节点之上。同时,国内有利于消除过剩产能的供给侧改革,意味着大量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有望实现向国外的转移。
来自第一财经日报
评论排行
- ·板簧加压摇架浅析(0)
- ·诸水夫(0)
- ·拥抱“5G”,打造纺织产...(0)